福州大学“青年之声”理论宣讲实践队走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月12日,越过崎岖的山路,福州大学“青年之声”理论宣讲实践队队员们走进花桥乡源尾村与招沙甲村,开展新农村实地走访调研与学习,学习红色文化,了解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源尾村
1937年11月28日,中共建松政军政委员会代表与国民党松溪县政府代表,在源尾甲墙举行国共合作谈判,并达成协议。源尾村继承先辈们的红色基因,将每个月28日这天定为主题党日,开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发展农村产业等活动。“我们以相约二八为引领 ,通过党支部+党员+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 在村支部,老支书李加旺同志向实践队队员们分享了源尾村的党建工作与红色文化。
在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通过发展经济,源尾村从贫困村变成为党建富强明星村,近五年来,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4.5倍,村财收入增长3.6倍;先后获得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文明村、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单位、旅游特色村,市级金星村党组织、乡村振兴五星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队还遇到源尾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化林与国网工作人员举行 “我在乡村有亩田”插秧活动,实践队员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学习,倾听他们分享田间插秧、耕种的劳动经验与知识,在40℃的高温下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时,实践队队员们还前往果园学习了解源尾村种植的“马家柚”的作物习性、种植方法与商业价值等相关知识。在田间地头开展的劳动教育让队员们体验劳动、爱上劳动,让劳动深植队员们的心中,弘扬劳动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老支书李加旺同志向实践队队员们分享了源尾村的党建工作与红色文化
少数民族畬族村——招沙甲村
在招沙甲村,实践队队员们走访慰问了资深老党员,并与老党员举行了座谈交流,聆听老党员讲述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党员冲锋在前、全村村民共同努力下,招沙甲村如何从经济落后的贫困村凤凰涅槃成如今的库区移民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第三批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故事。实践队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参观了畲族文化民俗馆,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与文化自信,切身体会到“乡村振兴,一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精准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实践队队员与招沙甲村老党员面对面交流
近年来,通过该村通过特色文旅产业项目的提升,以畲乡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线,打造以畲族祭台、畲族“三月三”等节日,建设乡村亲子乐园旅游项目,并依托招沙甲库湾水库、三角亭水库,打造集观赏、采摘、养殖为一体的招沙甲荷花池种养殖综合体,利用招沙甲国家3A级景区优势带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招沙甲村乡村特色旅游与经济发展之路。
走访招沙甲村的最后,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的师生们向招沙甲村捐赠送了《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乡》《朝花夕拾》《乡土中国》《简·爱》等一批图书,为招沙甲村建立起一个爱心图书角,把知识“播”在田野上,把科技“种”进大山里。
美好假期与资助政策乡村行
在花桥乡走访乡村时,实践队队员们深入农村家庭,入村入户宣传国家资助政策,通过现场答疑解惑和发放国家资助政策手册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社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实践队队员入村入户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同时,实践队还开展了“美好假期”大学生温暖公益行活动,为当地贫困、留守儿童带去关爱,守护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将爱心传播在美丽的乡间田野。
供稿: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福州大学“青年之声”实践队